星空体育直播:商用车智能化待解决“卡脖子技术”车企同步加速AI技术上车
来源:星空体育直播 发布时间:2025-04-01 10:24:402025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关注商用车智能化发展,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出聚焦三大攻坚任务。
2.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副中心长李智预测,未来几年内商用车无人驾驶单车成本可降至5万元内。
3.为此,李智建议商用车安装TBOX车联网设备,通过车联网将整车运营数据上传到云端,支持研发端、服务端的改进。
4.同时,他提到未来AI技术应用还有更大空间,包括叠加高精地图实现AI预见性巡航、无人驾驶L2.9等高阶辅助驾驶。
5.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表示,国内机械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,建议构建新的商用车产业生态,深入开展共享物流平台、车电分离等创新。
当前我国商用车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速推进,同时也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。在过去的2024年,受投资减弱叠加运价持续低位影响,终端市场换车需求动力不足,商用车市场表现仍相对疲弱。3月26日~28日,2025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举行,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、海外出口等方面,各方代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今年,随着乘用车领域智驾平权战略的开展,商用车智能化同样受到关注。在商用车智能化发展方面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教授认为,商用车在智能化领域发展需聚焦三大攻坚任务,包括突破车规级芯片、线控底盘等“卡脖子技术”,构建“中国标准”智能驾驶技术体系以及筑牢安全冗余防线。
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副中心长李智表示,未来几年内,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和搭载量的上升,商用车无人驾驶单车成本可降至5万元,甚至3万元内。针对AI技术在商用车的应用,李智表示,基于主机厂对市场的运营数据采集、分析、优化等需求,商用车会安装TBOX车联网设备,并通过车联网将整车运营数据上传到云端,以此支持研发端、服务端的改进。从长远来看,未来的AI技术应用还有更大空间,包括叠加高精地图实现AI预见性巡航、叠加无人驾驶L2.9等高阶辅助驾驶,AI动态规划技术也在做相应的布局。
就共建产业生态方面,建议,首先可在示范区开放高速编队、无人配送等路权,探索“技术验证-保险分担-商业化运营”的法规配套体系,并对新能源商用车给予碳积分、路桥费减免等长效激励;其次,建立国家级商用车数据中台,在隐私保护前提下推动“车-路-云”数据互通;最后,联合行业内优质企业,输出“新能源三电+车路云协同”整体解决方案,重点拓展“一带一路”市场,打造中国技术标准的海外标杆项目。
当前,商用车发展任旧存在一些问题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表示,国内机械工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挑战,例如产业体系不合理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和产业利润率不断下降。宋志明建议,首先要解决市场内卷问题;其次,构建新的商用车产业生态,深入开展共享物流平台、车电分离等商用车新业态模式创新;再次,持续开展技术创新,针对封闭区域、固定区域、短倒场景等,开展高阶无人驾驶、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等工作。
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工业与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、副部长苏波则提出,商用车电动化产业政策以“节能减排”为目标,以市场选择为导向,不应过度区分技术路线,推动充换电技术路线一起发展等建议。
近年来,新能源商用车已成为商用车市场新增量。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售量达到56万台。今年前两个月,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7.9万台,同比增长51%,渗透率达到17%。包括中国重汽、福田汽车、东风商用车等车企已通过布局新能源商用车获得新业绩增量。
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能源全球充电业务总裁刘大伟预测,在未来五年,仅重卡领域新能源车型销量将超60万辆,渗透率也将超过50%。刘大伟还指出,由于超充场站用地面积更小,且设备投资和运维成本也更低,因此综合成本将比换电节省近一半,更值得在重卡领域推广与应用。
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商用事业部总工蒋于伟表示,自2018年以来,国内新能源商用车电动化率从5%提升到20%,已跨越拐点迎来高速增长期,预计到2025年,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达到110万辆,电动化率为29%,到2030年,电动化率将超过70%。
,直播看星空体育